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昨晚(9日)正式开幕
名场面来了!1分钟回顾十五运开幕式精彩瞬间
想象一下这样的行程
清晨在广东吃早茶☕️
中午去香港,来碗鲜虾云吞面🍜
看一场击剑对决🤺
下午转战澳门,吃蛋挞赏乒乓🏓
晚上再回到广东
便捷的跨江跨海通道群
让跟着比赛去旅行成为现实

△深中通道与广深沿江高速同框
今天的大湾区
正以交通联通推动民生相通
生态联通书写绿色画卷
科技创新联通搭起共赢格局
文化联通促进文脉交融
今天,一起走进协同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
港珠澳大桥、深圳湾大桥
跨境赛事“无感通关”
在广东珠江口伶仃洋蔚蓝的海域内,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自2018年正式开通以来,香港到珠海、澳门的车程大大缩短,旅客经“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道,30秒内即可完成通关。
11月8日举行的全运会自行车(公路)赛男子个人赛经过港珠澳大桥,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赛事。港珠澳大桥不仅为全运会提供交通保障,还成为三地联合办赛的赛场。
得益于三地联合开发的封闭运作系统,在231.8公里的赛道上,运动员半天穿梭三地,把港珠澳大桥“骑2遍”,6次无间断通过三地口岸,丝滑而过,全程享受“不踩刹车”的通关体验。


△赛事首创“三牌”医疗保障车:香港车牌、广东车牌和澳门车牌助力三地跨境随行。
运动员从珠海博物馆出发,经澳门大桥、港珠澳大桥抵达香港大屿山,经过珠海情侣路、香港迪士尼乐园等多个标志性打卡点。

△珠海情侣路
在澳门赛区的比赛路线,途经澳门大桥、氹仔北安码头等地。

△澳门大桥(上)与澳门友谊大桥(下)
香港赛段途经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北大屿山公路、竹篙湾公路及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后折返,再经港珠澳大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返回珠海。

△从珠海、澳门方向望香港
另一项跨境赛事是11月15日举行的全运会马拉松赛,赛道途经深圳南山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和香港元朗区。

△深圳湾大桥
运动员在深圳湾大桥上奔跑时,不用停下来刷通行证,“人脸识别+手环定位+计时计分”,可以一口气跑通深港两地,领略湾区融合之美,实现人、车、物通关“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

△今年2月,2025深港马拉松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马拉松)测试赛。
在深圳赛段,沿线既有塘朗山生态屏障,也有深圳湾滨海景观带,途经深圳湾公园、大沙河生态长廊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一路都是高颜值美景。

△深圳塘朗山公园塘朗山-梅林山森林资源
选手们还将穿行于深圳科技园核心区域,那里聚集了百余家上市公司。
在奔跑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城市自然之美,也将一睹粤港澳科技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深圳科技园
赛事的背后,是大湾区规则、标准、管理体系的逐步衔接。
粤港澳三地的“湾区标准”,全面覆盖交通、生态、科技等多领域。
一小时生活圈,话咁快就到!
(粤语:转眼间就到了)
大湾区越来越像一座城
全运会赛场遍布大湾区,对于这里的居民而言,怎能错过家门口的体育盛宴!
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民航、城市轨道等交通网络,让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从理想照进现实。

△澳门轻轨,已经和珠海联通。
虎门大桥、黄埔大桥、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深中通道和黄茅海跨海通道已经建成通车,大湾区三地跨江跨海通道还在不断加密。
清晨6点,广东肇庆刚采摘好的新鲜蔬菜被打包装车,当天中午就能经东莞集散加工后驶往深圳,傍晚就能摆上香港商超货架。
密密麻麻的运输线,串起粤港的清晨与夜晚,也串起大湾区城市“舌尖上的联通”。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和第五跑道10月30日正式投运,为广州打造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按下“加速键”。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今年成功试飞,正式投用后,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的需求目标。

△深中大桥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同框
“硬联通”让大湾区成为“一座城”。连接肇庆、佛山、广州、东莞、惠州五城的城际铁路,从西向东仅需2小时15分钟左右,随到随走,和地铁一样便捷。
七年前,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运营。香港西九龙站至深圳福田站最快14分钟、至深圳北站最快18分钟,至广州南仅需48分钟。
如今,广深港高铁实现了“公交化”运营。白天在香港工作、游玩,晚上回深圳住,“双城生活”成为日常,“轨道上的大湾区”名不虚传。

△复兴号行驶在广深港高铁线上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前,大湾区又有3条城际铁路和2条地铁在同日开通运营,国铁、城际、城市轨道交汇衔接,让这片土地连线成网、无缝衔接。
从广州琶洲站坐地铁出发,1小时便可到达佛山,为女篮和女足运动员加油助威。从深圳坐城际出发,不到1小时便可到达东莞,为举重运动员欢呼鼓劲。

△深圳岗厦北地铁站,无柱大跨钢结构的中庭被誉为“深圳之眼”。
“粤车南下”“港车北上”
一脚油门畅行粤港澳
本届全运会,香港将承办包括篮球、击剑等8个竞赛项目及1项群众赛事活动。
深圳机场开通香港跨境文旅专线,旅客可高效直达香港启德体育园。

△香港启德体育园,将承担手球、击剑、七人制橄榄球等多项重要赛事。
对于广东游客,可以“一脚油门游香港”,自驾到香港看全运。
备受关注的“粤车南下”香港政策10月31日正式公布。首批广州、珠海、江门、中山四个城市居民可便捷自驾赴港。
符合条件并经核准的广东私家车(粤车)可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前往香港口岸人工岛上的自动化停车场(口岸停车场)泊车后(车辆不入境香港),司机和乘客经香港国际机场(香港机场)转乘飞机或入境并转乘香港本地交通工具访港;或在无须取得常规配额下以自驾方式经大桥直接入境并驶至香港市区(入境市区部分)。

△转机停车场。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速递
同样,从香港、澳门来粤观赛的游客市民可快速通关来广东观赛。“港车北上”正助力香港居民更便捷地体验内地不同的生活方式。
今年以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港澳居民已超1436万人次,经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查验的内地旅客数量超过1015万人次。

△今年国庆假期,港珠澳大桥口岸北上入境车流激增。
融合之湾令人向往
“软联通”合力写新篇
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在大湾区,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如“人”字铺展,无数国之重器相互辉映。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从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到跨境金融、合作查验等专业领域,粤港澳三地持续扩大规则衔接,促进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公共服务融通共享。
“人才签注”等突破性政策不断优化,多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境通办”。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澳门新街坊,开设澳门政务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方便澳门居民在横琴远程办理澳门的政务手续。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相继成立,深圳大学、中山大学等内地大学把研究机构延伸至港澳。一张以“湾区”为名的人才网络加速形成。

△深圳龙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
向着未来,大湾区城市还在齐心协力让城市更绿、湾区更美、人民生活更幸福。

△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
广佛同城、港深共轨、琴澳合鸣
来大湾区体验“一小时生活圈”
在旅途中体验体育激情
让跨城观赛如串门成为日常
你想体验这份“丝滑”吗
一起在留言区聊一聊~
部分素材来源:大湾区之声、广州日报、视觉中国等无息外盘配资
51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