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国防部已批准将纳格 Mk?2 导弹系统列装,标志着印度反装甲能力取得重要提升。在与巴基斯坦长期紧张的边境态势下短线炒股配资,这一决定有助于增强印度的自主防务与战备水平。
根据印度政府新闻局 2025 年 10 月 23 日的通报,国防采办委员会已认可履带式纳格导弹系统 Mk?II 的必要性,为引进升级型反坦克系统铺平了道路。此前媒体报道,陆军拟订购 2,408 枚 Nag Mk?2 导弹,并配套 107 辆 NAMICA?2 履带发射车,这样的采购规模能在作战和支援编组中建立起可用库存。该系统为国产装备,巴拉特动力公司为主要导弹生产商,体现了印度在本土防务产业链上的自主化进展。
纳格 Mk?2 属于第三代“发射后不管”反坦克导弹,已在 2025 年 1 月于博克兰进行了多次实射验证,覆盖最小和最大射程。试验同时评估了改进后的 NAMICA 发射车,国防部认为整套武器系统已具备服役条件。陆基纳格系列采用红外成像导引、顶袭打击逻辑和串联高爆反坦克弹头,旨在对付带有爆炸反应装甲的目标。基础作战包线大约覆盖 500 米到 4 公里,Mk?2 在此基础上融合了用户反馈后的多项改良。
导引方面,IIR(红外成像)导引头配合数字图像处理器,可在发射前完成目标锁定,并在飞行阶段自主导引,从而减少发射单元暴露时间。串联式战斗部设计用于先击穿反应装甲,再穿透主装甲,这一能力被视为应对周边国家装甲升级的重要手段。官方公布的技术参数概述了该导弹的重量、口径和速度范围,并指出其昼夜全天候作战能力,为部队后勤和作战部署提供了可预期的性能基线。
展开剩余51%NAMICA?2 履带发射车辆以印度国产 Sarath(BMP?2)底盘为基础,集成了可伸缩装甲发射架、热成像与激光测距设备,并配备辅助动力装置以支持静默监视和生化防护。相较早期型号,Mk?2 发射架在火控系统和发射器布置上有所改进,能在短暂停止后更快实现齐射,并在指挥官与炮手之间实现更顺畅的目标切换。其良好的越野与低地面压力特性,使该系统能适应旁遮普的灌溉地带到拉贾斯坦的沙漠等多样地形。
在战术运用上,Nag Mk?2 与 NAMICA?2 能为机械化营提供可靠的反装甲火力,其有效射程超过传统单一穿甲弹,适合从隐蔽位置对敌方坦克顶部或发动机舱等薄弱部位实施顶袭打击。“发射后不管”的制导模式也有利于同时应对多个目标,而履带式发射车则可与坦克编队协同作战或在发射后迅速转移,降低被反击的风险。
博克兰试验中,Mk?2 在射程端点的表现均达到了“干净击中”,显示在高温、多尘等恶劣环境下仍具备稳定性,这一点对印度北部与西部的实战环境尤为重要。联合兵种运用时,这类导弹电池既可作为专门的反装甲储备,也能在短时间内摧毁有掩体的防御工事和临时工事。
总体来看,纳格 Mk?2 与 NAMICA?2 的列装将增强印度陆军的近距离反装甲打击能力短线炒股配资,提升机动作战与防御纵深。该项目既体现了本土研发与生产的成果,也为印度在复杂边境态势下构建更多可操作选项提供了支持。
发布于:天津市51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